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6月20日
導致鋰電池起火燃燒的原因分析
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消除鋰電池過熱起火隱患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核心是使用核磁共振技術掃描分析鋰電池內部的化學成分。劍橋大學的研究成果則可以檢測出鋰電內部這種缺陷的成型時間,并分析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會在碳電極上形成這種危險結構。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的新檢測方法可以檢測出鋰電池在什么條件下會,碳電極上會形成這種有害的薄膜結構,因此科學家們便可順藤摸瓜找到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
鋰電池是目前正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設備中,不過這種電池的最大缺點就是存在過熱起火隱患,近年來有關鋰電池起火燃燒的報道屢屢見諸報端。尤其在鋰電快充時,其著火燃燒的可能性更大。據(jù)分析,在快充時,鋰纖維會附著在鋰電池內部的碳電極上,而這種現(xiàn)象則會導致電池短路,由此造成電池過熱而著火燃燒,甚至爆炸。
鋰電池最好是處于電量的中間狀態(tài),那樣的話電池壽命最長。首先,過高和過低的電量狀態(tài)對鋰電池的壽命有最不利的影響,而充放電循環(huán)次數(shù)反而是次要的。其實,大多數(shù)售賣電器或電池上標識的可反復充電次數(shù),都是以放電百分之80為基準測試得出的。實驗表明,對于一些筆記本電腦的鋰電池,經常讓電池電壓超過標準電壓0.1伏特,即從4.1伏上升到4.2伏,那么電池的壽命會減半,再提高0.1伏,則壽命減為原來的3分之一;長期低電量或者無電量的狀態(tài)則會使電池內部對電子移動的阻力越來越大,于是導致電池容量變小。美國宇航局NASA讓其哈勃太空望遠鏡上電池的消耗電量設定在總容量的百分之10,以確保電池可以反復充放電10萬次而不必更新。
其次,溫度對鋰電池壽命也有較大的影響(手機和其他小型電子設備對此點可忽略)。冰點以下的環(huán)境有可能使鋰電池在電子產品打開的瞬間燒毀,而過熱的環(huán)境則會縮減電池的容量。因此,如果筆電長期使用外接電源也不將電池取下來,電池就長期處于筆記本排出的高熱當中,更主要的是,電池長期處于百分之100的電量狀態(tài),很快就會報廢。
由以上,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確保鋰電池容量和壽命的注意事項:
目前大多數(shù)電子產品的電池都采用鋰電池,鋰離子電池自1990年問世以來,因其卓越的性能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并廣泛地應用于社會,鋰電池生產商也因此得到了最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不需要將鋰電池充到百分之100滿電,更不要將電量使用殆盡。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電池的電量維持在半滿狀態(tài)附近,充電與放電的幅度越小越好;
通用ChevyVolt電動車的出廠設計就是強制將電池電量維持在20%至80%,而蘋果筆電的內置電池可能也是運用了這一方法(包括其他一些筆電和電子產品),讓電池的可充放電周期數(shù)增加。
不要將鋰電池(尤其是筆記本鋰電池)長期在設備使用外接電源的情況下工作。就算您的筆記本散熱良好,長期百分之100的電量就等于對鋰電池的謀殺。
上一篇:避免電池過度損害的方法分析